朱良玉,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總經理,第十二屆全國************。作為全國450萬保安隊伍中******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和榮任全國************的保安員,22年里,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崗位上前行,在北京揮灑著自己的熱情和汗水,被媒體稱為全國“***牛保安”,“中國保安狀元”。
在從事保安職業的20多年里,朱良玉既有被他人誤解的孤獨,也有冒生命危險幫助了他人時的喜悅,但無論怎樣他都沒有離開這個他所熱愛的職業。2015年3月,這是朱良玉作為第十二屆全國************,第三次參加全國“******”,他說:“我作為一個農民工代表,能夠坐在人民大會堂聆聽政府的工作報告,內心非常激動。”
“從小有當兵情結”,是朱良玉說服自己到北京來當保安的一個理由。
高中畢業后,因為家里條件有限,朱良玉停止了學業。但是“特別能戰斗”的他沒有安分守己地單純種地混日子,琢磨一些發家致富的點子。他貸款養魚、養雞、種玉米、種菠菜……折騰得不亦樂乎,等待收成的夢想卻被1993年魯西南的那場大雨******擊碎。
此后的某一天,村里******的一臺黑白電視播出節目時,在底部打出北京招聘保安的字幕,朱良玉的同學立即將這個好消息與他分享:“一個月給120,可以發保安服、戴大蓋帽,他們都去,你去不去?當保安,實際上***是當警察。”
極度郁悶之中的朱良玉感覺自己見到了希望:“心想保安是不是離警察很近啊,我從小有當兵情結,想萬一能當上警察還能衣錦還鄉呢。”***后,盡管父母不同意,他還是跟著同學來到了北京。
***這樣,1993年8月,20歲出頭的朱良玉懷揣著賣小牛犢的300元路費來到了北京,在海淀保安分公司當上了一名保安員,而這一干***是22年。
沒想到成為保安員后,站的******班崗,***差點讓朱良玉的“英雄夢”破碎。當時,朱良玉在一個居民小區門衛室執勤,小區內住戶一律憑證件出入。一天晚上十二點多,朱良玉值班,有對男女走進小區,男人喝了點酒,按照規定朱良玉主動上前敬禮,要求出示證件。“出示什么證件???”男人回應。之后,朱良玉每一次地詢問都被男人的胡攪蠻纏頂了回去。“***后那女的說牛什么牛,臭保安,當時我***想脫了制服走人!”朱良玉說,“想到公司還有制度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,打人必究,委屈受獎,忍住了。”事后,保安公司給朱良玉發了一個委屈獎。朱良玉說:“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******張獎狀,至今仍保留著。”
手捧著那張薄薄的小紙片,朱良玉心里卻暖洋洋的:雖然有些人看不起保安,可公司、組織把咱當回事兒。他下定決心,非要干出個樣來,讓所有的人都抬起頭來看保安。